大部分的敏捷复盘会存在「三无困境」——无实质结论、无改进动力、无后续追踪。
那么,究竟如何才能做一场高效的迭代回顾会议呢?
明确目标与意义是基础
回顾会议的核心目的在于让团队共同反思上一个迭代中的工作表现,识别成功因素和待改进之处。它不仅是发现问题的过程,更是寻找解决方案和制定改进计划的重要时机。通过集体智慧和开放讨论,团队能够学习到如何在未来迭代中做得更好。有效的回顾会议能够帮助团队保持敏捷性,快速适应变化,同时也是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强调了持续改进和全员参与的文化氛围。所以,在开展回顾会议之前,团队成员必须明确这一会议的目标与意义,只有这样,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会议中。

会前充分准备是关键
敏捷迭代的周期一般是2 - 3周,个别项目会在一个月以上,成员无法在会上马上思考出项目存在的问题,因此会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。项目经理(PM)可以提前1 - 2天让成员梳理好上个迭代中遇到的问题和风险,收集意见建议。为了保证会议的高效进行,可以建一个表格来收集问题和建议作为会议的输出材料,而不仅仅是口头或者文字告知。如果成员反馈不积极,可以要求每个人必须提出3个问题,以促进提出问题的积极性。此外,为了提高输入质量,还可以对团队中的技术组长、产品经理或者关键成员进行私下沟通,同步会议的流程和目的,并让其从项目的维度去反思团队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,同时推选出优秀的成员,届时在会上做出表彰。

会中有效引导是核心
对于收集到的项目问题,PM不应该自己拍板给出方法,而是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让成员自己发现问题并共创出解决方案。哪怕PM脑子已经有了成形方案,也需要让大家提出来。在问题收集清单中,PM可以让每个人说说自己反馈的问题,一些可能只是表面问题,需要引导找出根本问题,从源头上去讨论解决方法。PM需要用演绎法的思维去考虑问题,一步步推导,找到本质问题及其影响,明确解决的目的和目标,推出解决方案和执行计划,确定好责任人和完成的时间。其中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PM用提问的方式去推进,达成团队的一致共识。在会上还要做好记录,输出最终文件。在结尾时,对优秀成员做出表扬,肯定他们的努力和付出,激发团队的战斗力。


会后严格执行是保障
方案计划的执行理论上不属于迭代回顾会的一部分,但这一步最为重要,因为执行的结果直接体现会议的价值。PM需要在每一项执行计划中明确人、事、时间,即做什么事情,在什么时间完成,谁负责、谁执行、谁验收,若完不成要承担什么责任。在过程中做好监控,询问和记录执行的进度,遇到问题及时调整,并在下次迭代回顾会中回顾这些计划的执行情况,帮助团队不断优化,取得更好的项目成绩。

创新模板提升会议效果
除了以上常规的步骤,还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方法来提升迭代回顾会议的效果。比如打造「游戏化」叙事场域,扔掉千篇一律的会议模板,用「副本BOSS战」重构复盘,将每个迭代障碍具象化为游戏怪物,团队成员用技能卡牌(技术方案)组队攻打;或者尝试「时间旅行者」角色扮演,让成员分别扮演三个月后的自己,用未来视角审视当前决策。构建「可视化」情绪图谱也是不错的选择,如在会议室中央铺设「能量曲线地毯」,要求每个人用脚步标记本迭代的情绪波动峰值;引入「匿名情绪漂流瓶」,会前收集成员对迭代的真实感受,会议当天用数据大屏呈现情感聚类分析。设计「轻量级」行动实验,将改进措施封装为「21天微实验」,创建「改进赌局」,成员押注某个改进方案的成功概率,用游戏化奖惩机制激发团队的积极性。


一场高效的迭代回顾会议需要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,从明确目标、会前准备、会中引导到会后执行,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。同时,创新的方法能够为会议注入新的活力,提升会议的效果。
而英飞画布,正在重新定义「持续改进」的边界,它不做刻板的流程监控,而是打造可视化的团队协作,助力团队在敏捷开发的道路上不断前进,实现持续进化。
不妨试试 英飞思想家 各种敏捷回顾模板,开启高效迭代回顾会议的新空间